2011年10月18日下午15:15—17:00,经济学系在经院514会议室举行了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张晖明教授主讲“‘大国经济’与中国的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系副主任高帆老师主持了研讨会,经济学系的各位老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首先,张晖明教授介绍了经济学理论在国家经济方面的特点和重要性。张教授认为,经济理论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硬实力的成长基础上需要有经济理论“软实力”支撑;反过来,“软实力”会对经济效应产生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话语权、资源配置规则及其流向等方面。经济理论还具有普适价值和国民价值的二重性,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主要体现为同一经济体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与进步。此外,还具有显著的利益诉求特征,不同经济体的经济理论在与其他经济体对话时会对本国经济利益进行强调和保护。大国经济学具有普适价值和国民价值的两面性,大国也具有将其国民价值上升为普适价值的利益动机。
张晖明教授接着阐述了主流经济学本身面临时代性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和方法论两个方面。价值观方面:新古典经济学舍弃了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保留并片面发展了经济学的工具理性和“科学精神”,使经济学挣脱了伦理的束缚,为经济学的达尔文主义化打开了“潘多拉之盒”。方法论方面:主流经济学以牺牲内容来顾全数学形式的片面发展结果,使得理论不能客观、准确、完整地反映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容易导致经济学的实质分析脱离现实世界。此外,主流经济学还会刺激消费主义并进而导致人与环境的矛盾。
那么,为什么需要建设中国的经济学呢?张教授认为,在自觉应用西方主流经济学以实现国家利益的同时,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西方主流经济学是以所谓普适价值出现的代表英美等西方强国的国民价值理论体系,是要力图把中国纳入其全球资源配置体系,而不是为中国量身定做的,也不是中国可以不假思索地长期应用的理论。中国的经济学需要从“学人家怎么说”、“说人家怎么说”状态中走出来。
张教授认为,建设中国的经济学是中国人的责任。中国这样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经济规模,要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的独立性。我们要拥有反映自己大国经济利益的经济学,“食古不化”和“食洋不化”都不是积极的态度。近些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已为中国的经济学积累了不少的元素,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为理论创新发展提供了条件,为建立反映我国大国特征和大国利益的经济学及经济学学科体系提供了丰富源泉的实践基础。
最后,张晖明教授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与面临的瓶颈,并对如何建设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张教授认为,在建设中国的经济学第一阶段,首先面临的有以下五大任务:1、经济学方法论研究;2、大国崛起与大国经济学发展研究;3、中国经济转轨方式和模式研究;4、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研究;5、中国经济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的经验教训研究。研究方法上,应当以中国国情和国家利益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方法论,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其他经济学学派的经济学理论的价值理性与当代西方经济学(主流的和非主流的)所发展的工具理性结合起来,从独立配置资源的视角来研究建立中国大国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研究内容上体现“一个坚持、两个结合、三个贯穿、八个覆盖”,时刻聚焦政治经济学学科基础理论。
在张晖明教授学术讲座结束之后,焦必方老师、李洁明老师、朱强老师、戚顺荣老师、封进老师、高帆老师、孙大权老师、樊潇彦老师等就相关问题与张老师进行了交流,包括当下学术评价体制是否合理?是否过度关注工具的应用而缺乏思想?经济学者如何在研究中体现价值理性?等等。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