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China)官方网站-BOB SPORTS

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 / 正文

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第196期:社会融合与经济增长——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内生政策变迁理论

  发布日期:2009-04-01  浏览次数:

2009年3月31日 13:30-15:00,在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710会议室,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生刘晓峰作了题为“社会融合与经济增长——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内生政策变迁理论”的讲座。讲座由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钊教授主持,陆铭教授、姜建强老师等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的学者以及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的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刘晓峰在列举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种种现象以及所出现的问题之后,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理论的文献进行了回顾。他提到了卢卡斯在2004年提出的一个成功的城市化理论应该包含的三个方面:首先,应该能够描述传统的农业在移民过程中逐渐消失的过程;第二,这个过程应该持续几十年,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传统农业和现代经济是并存的;第三,在此过程中,进入城市工作的人之间应该能够获得均等化的收入。在此基础上,刘晓峰指出,一个成功的城市化理论应该还具备第四个特征:刻画城市内部从社会分割到社会融合的变迁过程。在分析了既有的文献后,刘晓峰进一步提出:除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性歧视之外,不同户籍身份的人群之间在享受城市公共服务方面的不平等地位是造成两类人事实上的收入和福利差距的更为长期的原因。这种公共服务享受方面的不均等本质上是一种权力的不均等,它对收入(福利)差距、社会冲突、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影响几乎完全被现有理论所忽视。

在该课题中,刘晓峰对城市内部从社会分割到社会融合的转变,即城市公共服务的提供从不均等到均等化这样一个政策的内生转变过程进行了研究。他通过构建一个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内生政策理论,设计了一个以社会融合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为重点模型。在此基础上证明了,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早期,对于移民的歧视可能是有利于城市居民的,但当城市化进程达到一定阶段,城市里移民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时,对于移民的公共服务期时就可能加剧城市内部不同户籍身份的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和社会冲突,而这又将造成社会资源的非生产性消耗,这时,通过社会融合来减少收入差距和社会冲突,就可能有利于城市部门的资本积累、城市化进程、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共同提高。

最后,刘晓峰和与会的学者以及学生围绕如何完善该研究的各项细节和进一步推进该研究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