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China)官方网站-BOB SPOR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师鸿儒 > 正文
大师鸿儒

许涤新(1906-1988):涤旧创新求济民,桃李争辉遍四方

  发布日期:2022-11-23  浏览次数:


许涤新(1906-1988),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教授,1988年2月在北京逝世,1949-1951年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秘书长,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国务院第八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副院长、顾问,民建第三、四届中央副主席。

许涤新虽自称“一名大时代的小兵”,

但实则是一位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思想上的闯将。

1949年11月的一个早晨,寒意渐起的复旦校园里,一位清瘦硬朗的中年男子正在讲台上朗声讲解《资本论》,讲台下坐着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招收培养的第一届经济学研究生。这位清瘦的中年人,是时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的许涤新;而讲台下坐着的学生们,或成为经济学界的名家大师,或成为国家机关的主要领导干部……他们将复旦经济的学问和复旦精神带向更广阔的四方。

许涤新,原名许声闻,后改名许涤新,取涤旧创新之意。他看到武装到牙齿、残暴无人性的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也看到了企图破坏民主革命胜利的蒋介石政权土崩瓦解,更见证了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于世界东方再到实行改革开放,国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全过程。他的一生演绎着经世济民的篇章:前半生和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革命历史紧密相连,后半生积极献身于中国经济发展建设。他虽自称“一名大时代的小兵”,但实则是一位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思想上的闯将。

复旦育人,桃李天下

1949年5月,上海百废待兴,时年43岁的许涤新一心想着“经世济民”,随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进入上海参加接管工作,担任上海市军管会财经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工商处长(9月改市工商局后任局长)、华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负责经济建设方面的工作。同年10月,为了培养上海财经理论干部,许涤新与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一同倡议,成立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由许涤新任所长兼教师。

自此,许涤新开启了在复旦的教学工作,他始终认真负责,严谨治学,力求将自己的学问带给求知若渴的复旦学生。

当时,他身兼数职,面临着繁重的党政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但身为一名教师,他始终以教学为第一要旨,坚持亲自上课,讲授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的思想,启发了众多学生。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新吾是经济研究所研究生班的学生,回想起那段求学岁月,他仍然对许老心怀感激,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回忆道:“我是该所的研究生之一,与同学们一起对许师的精辟讲学和谆谆教诲受益良多。”

如今再看许涤新先生的当年的授课讲义,虽然纸张早已发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依然可以透过娟秀的笔触穿越60年的光阴回忆,还原出当年课堂的样貌。那堂课的主题是“目前新中国的财经状况”,他一手握着粉笔,一手拿着讲义书卷,时不时在黑板笔力遒劲地写上一两个关键词,又时不时停下语句等一等同学手中停不下来的笔。他的语调总是那么谦和,但目光如炬,闪耀着理想和信仰的光芒;他授课的逻辑清晰明确,从东三省到华北再到上海、重庆,从轻重工业到农业、商业,最后讲到新中国的财政,在渴求知识的同学面前擘画一幅完整的中国经济蓝图。

在许涤新看来,经济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两者相辅相成。他不仅要求研究生认真学通《资本论》的理论知识,还引导、组织他们开展社会经济调查研究,提高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实际能力。他将44名研究生分成12个小组,调查了当时上海的棉纺织染工业的20个机关部门和12家典型工厂,调研结束后,学生们撰写了上海棉纺织染工业总结报告和12家典型工厂调查报告。学生活学活用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社会经济调查的能力,还为上海市政府部门提供了恢复和发展棉纺织染工业的决策依据。

1952年9月,许涤新告别复旦大学,调往北京工作。他虽然只在上海与复旦大学待了三年,但他对于上海经济的恢复,复旦大学经济学学科、院系建设的贡献不可估量。

在他的教学和督促下,复旦大学培养出了新中国的第一届87名经济学研究生,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先发人才基础。在他培养出的三届研究生中,涌现出了洪文达、蒋家俊、潘纪一、宋海文等著名学者和教授。日月光华,粲然星陈,他严谨认真的教学理念在复旦薪火相传,为复旦的星空增加了无数闪耀的明星;他的经济思想如雄火,启明复旦经济学子,又经由复旦学子的传播形成燎原之势,照耀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照亮前路。

高瞻远瞩,经济时务

许涤新之于复旦大学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之于经济学则是一名德高望重的理论家和践行者。他的经济理论贡献,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发展的可依之据。他一生高瞻远瞩,求真务实,将深厚的经济底蕴与实际相结合,力求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他倾注毕生精力完成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被经济学界誉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扛鼎之作”。这部作品的初版三卷写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作品历数“左”倾路线对中国经济的破坏。他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之下,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978年“四人帮”垮台,十年“文革”结束。许涤新十分欣喜,兴奋、激动交织,他恨不得把攒了十年的劲,一股脑扑到追寻真理的征程之上。1980年8月4日老经济学家王学文口授了一封给许涤新的信,希望许涤新主持成立《资本论》全国研究会的工作。

许涤新勇担大任,把成立《资本论》研究会的安排挤入了本就密密麻麻的日程。1982年12月,许涤新正式创办并领导了《资本论》研究会,使得马克思科学的经济理论重新在中国学界的土地上扎下了根。在许涤新等中国经济学家的努力之下,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灯在拨开黑暗后至今长明。

随着经济改革逐步深入,中国很多地区开始大规模建设工厂,扩大生产、提高产能。而在地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成了对立双方,一些经济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许涤新再一次先于大多数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为生态环境保护大声疾呼—“中国的生态经济学是到了该创立的时候了!”

他在《森林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中,提出:“森林对于人的作用,绝不仅仅在于提供木材。”“我们必须大声疾呼,使人们对森林的认识从狭小的圈子里解放出来。不仅要看到木材,还要看到森林。”他希望社会主义的中国是一个山青野碧、泉甘水美、工农繁荣、水洁空净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认识到森林、湖泊、河流的作用。许涤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观点,至今也不过时。

周恩来总理曾对许涤新这样评价:“潮汕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两个经济人才,一个是理论的许涤新,一个是实践的庄世平。”许涤新皓首穷经,孜孜不倦地投身于经济学的工作中,谱写着经世济民的精神。

直到今天,复旦经济学仍然铭记着这位老先生的谆谆教诲,折服于当年老先生的经韬纬略之才、经世济民之心,正如他的妻子方卓芬在《回忆许涤新》中所写:“他的声音在我们耳边回荡。他的背影在我们眼前冉冉升起。背后留着一串深深的长长的足印—探索者的足印。”


文∣ 卢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