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China)官方网站-BOB SPORTS

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 / 正文

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第239期:转移支付、公共品供给与政府规模的膨胀

  发布日期:2010-05-14  浏览次数:

2010年5月11日 13:30-15:00,在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710会议室,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范子英博士做了题为“转移支付、公共品供给与政府规模的膨胀”的讲座。报告由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钊教授主持,陆铭教授、封进副教授、章元副教授、寇宗来副教授、吴建峰博士以及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的部分学生参加了这次讲座。 范子英博士此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依次为研究动机、文献脉络、从分权到转移支付:一个理论模型、数据计算结果及解释、结论及政策建议。范子英博士首先从我国当前分权与转移支付的现状出发,指出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要建立一个逻辑自洽的框架,在既定的分权体系下,利用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来激励地方政府增加公共品的供给是一个最优的选择,但是也使得转入地的政府规模出现膨胀。然后范子英博士就目前关于“转移支付、公共品供给与政府规模的膨胀”方面的相关文献做了简短的回顾,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

接下来范子英博士基于“要素的流动性与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可以互相替代的”假设,构建了一个关于从分权到转移支付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在分权的框架下,地区之间为了资本流入而相互竞争,其结果就是各地都加大对于基础设施的投入,而使得公共品的投资远低于最优水平;在要素可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只要劳动力对于公共品足够敏感,那么地方政府在考虑到本地居民的效用时,将会通过增加公共品的投资以阻止劳动力的流出;在劳动力不可以自由流动时,中央政府可通过具有配套条款的专项转移支付,降低地方政府投资公共品的边际成本,进而提高公共品的供给水平,但同时也使得转移支付的接受地的支出规模上升。该理论模型依次从帕累托最优、地区竞争、Tiebout的“用脚投票”、有配套条款的专项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规模的变化等五个方面的情况予以讨论。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两大合理假说:假说1:在地方政府之间为资本而相互竞争时,公共品的供给必然不足,但通过带有配套条款的专项转移支付是能够提高公共品的供给水平,转移支付与公共品支出是正相关。假说2:专项转移支付会使得地方政府所负担的公共品的边际成本下降,价格效应会将地方政府的支出锁定在公共品上,并由此增加转入地的政府支出水平。

范子英博士以前面构建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在对结论的分析中比较清晰的论证了假说1和假说2。在报告的最后,范子英博士提出了一些衍生的政策建议:(1)要素市场改革,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使得人均意义上的公共品享有公平,同时避免了转移支付的负面作用。(2)改革官员考核体系,增加对于民生工程的考核。

整个会议讨论氛围非常浓厚,各位老师纷纷就报告的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积极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范子英博士对大家的建议作出了充分的肯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