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7日,由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主办,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家俱乐部、复旦大学校友会全力支持的复旦自贸论坛第五期在光华楼吴文正报告厅举行。专家学者、业界校友以及青年学子等参加了本次主题论坛,会场依旧座无虚席。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全会上再次确立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对中国经济转型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次论坛恰逢时机,以“金融改革、金融开放、金融监管”为主题展开研讨。各位专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金融改革蓝图,探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前景。
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包括著名经济学家洪远朋教授、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保监会上海保监局局长裴光先生、银监会上海银监局副局长马立新先生、证监会上海证监局副局长朱健先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研究员邹平座博士、上海格致出版社社长范蔚文先生、复旦大学上海自贸综合研究院院长、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院长袁志刚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刘季平同志、复旦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胡华忠同志等专家学者。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副院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全程主持了本次论坛。
下午13:45论坛正式开幕,林尚立副校长首先致辞,他代表复旦大学欢迎各位嘉宾莅临本次论坛。他指出,上海自贸区建设是国家战略,是探索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试验的空间和平台。复旦大学有使命融入到国家大转型、大变革、大发展的平台中,应在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试验的过程中扮演一个积极的研究者、推动者,为国家的转型、为中国经济的腾飞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复旦大学应在自贸区建设过程中呈现自己的潜力、责任和使命,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全心全意地推进这个工作,服务于上海的自贸区试验、服务于国家的转型发展。复旦大学应承担起服务国家、服务上海的使命,为中国的深度改革描绘新的方案,去设想新的体制。希望复旦聚集方方面面的智慧,来共同思考未来一个新的、更加美好的国家发展前景。
随后举行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战略研究》新书首发仪式。上海格致出版社社长范蔚文先生发表致辞并介绍此本专著。他指出,此书是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本关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学术性研究专著。复旦大学依托在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领域的科研实力,在自贸区挂牌不到二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此专著的撰写工作。他表示,复旦大学对自贸区研究非常重视,集合了多个学院的科研力量成立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可以期待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相关选题的专著将陆续推出。他同时感谢袁志刚教授领导的自贸区研究团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文字传播给广大读者。
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院长袁志刚教授对此本专著做了介绍。他首先感谢自贸区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和出版社同仁,大家集体的努力才使得此书顺利出版。袁志刚教授介绍了书中每一章的内容和作者,他指出,该书融汇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研究、保险研究、税收税务等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国际当前最新的全球化发展情况、国务院的自由贸易协定和中国转型面临的诸多问题,涉及自贸区发展战略思考、自贸区贸易发展误区分析、金融改革和资本市场创新、离岸再保险中心和金融诚信体系的建设等内容,旨在引起中国经济理论界对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关注以及对全球化和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的讨论。完成时间虽短,却是一本积淀之作。24万字的专著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全国对自贸区研究的热情。袁志刚教授补充道,虽然自贸区资本项目的可兑换、金融的自由化、人民汇率的放开等问题引发了海内外学术界、理论界反对声音,但是从中国历史和现有国情来看,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加快开放、加快改革。
活动下半场开始,保监会上海保监局局长裴光先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研究员邹平座博士、银监会上海银监局副局长马立新先生、证监会上海证监局副局长朱健先生依次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裴光:自贸试验区与保险市场开放、创新和监管
裴光首先分析了我国保险业开放现状。从纵向看,保险市场开放度不断扩大,是中国金融市场中开放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从横向看,我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程度较新加波、香港等亚太金融中心还有较大差距。自贸区对保险业开放的提升效应,体现在国际化机构聚集效应、国际业务规模效应、国际监管规则对接模式。通过自贸区建设,我们可以继续发展、完善上海作为保险业开放的窗口效应,同时也可以借助自贸区的建设,建成我国保险业走向世界的平台。
他指出,从行业发展来看,有五方面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发挥开放的集群效应,根据自贸区的定位,在金融服务本领域内对外资、内资将进一步开放。第二,有利于拟定保险功能服务机构,自贸区建设随着制度的逐步完善,有利于会计、律师、评估、结算、检验等机构的具体应用。第三个,有利于先行先试、推动保险监管市场化改革,自贸区实行的是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第四,有利于发展离岸保险业务,按照方案设计,央行将在自贸区内推进包括人民币的跨境使用等方面的改革,有利于跨境人民币保险业务等发展。第五,有利于发展航运保险,上海正在建立航运保险中心,发展国际贸易必须要有保险行业的保证。
自贸区保险业相关政策内容解读
他指出,目前关于保险业在自贸区开放的政策规定主要有两个文件:一是国务院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其中第二部分“主要措施和任务”中第四项“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里提到“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培育发展再保险市场”。另一份是9月18日中国保监会正式下发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关事项的复函》,推出了保险支持自贸区建设相关内容:支持在自贸区内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支持保险公司在自贸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支持上海研究探索巨灾保险机制;支持自贸区保险机构开展境外投资试点,积极研究在自贸区试点扩大保险机构境外投资范围和比例;支持国际著名专业性保险中介机构等服务机构以及从事再保险业务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自贸区依法开展相关业务,为保险业提供专业技术配套服务;支持上海开展航运保险,培育航运保险营运机构和航运保险经纪人队伍,发展上海航运保险协会;支持保险公司创新保险产品,不断拓展责任险服务领域;支持上海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推动航运保险定价中心、再保险中心和保险资金运用中心等功能型保险机构建设;支持建立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不断强化和拓展保监会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备忘录工作机制。
自贸区内保险业的开放、创新和监管
他总结道,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上海保监局积极贯彻、落实了很多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批准了保险机构进入自贸区,二是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推动保险行业信息纳入自贸区监管平台。
他指出,下一步的工作设想一是要发展出台政策,发展离岸业务;二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三是创新可复制的管理思路。具体做法是,第一,采取多项措施努力将上海建设成为中国大陆离岸保险试验区。他表示,虽然难度不小,但上海有后发优势。相信有各方面的支持,离岸保险试验区可以取得巨大的可喜的成果;第二,抓紧把上海自贸区作为重点险种的创新试验田,比如在高端健康险、责任险、信用保险等方面做创新;第三,将上海自贸区作为保险资金海外投资基地。
裴光先生最后指出,要完善保险业的监管,一方面要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同时要防止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所以上海保监会也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按照既定目标稳步扎实推进工作。
邹平座:三中全会背景下的金融环境与改革
邹平座博士认为,本轮改革有六个方面的突破口:第一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是中国这一轮改革的重要的突破口,由此可能引起中国的整个金融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二是自贸区和边贸区的开放将加快,上海是一个先锋,也是试点。第三是政府的自我改革,要把大政府变成小政府大服务,从人治到法治的改革。第四个是市场决定论,未来的资源配置将由市场决定,这几年改革中很多国有企业的出现其实是改革的倒退。第五个方面是司法和腐败体系的垂直管理,纪委已经提出双重管理。最后是财税和金融改革。
他由此提出了三大战略:一是风险可控、稳中求进的占领;二是渐进增量改革,逐步的由增量来化解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最重要的一个经验就是渐进的增量的改革,用增量来化解问题;三是“倒三角”到“金三角”战略。他认为,在当前情况下,中国的金融、经济和政府都是一种“倒三角”的结构,这种结构不稳定,风险较大,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业表现为银行过大,直接融资发展严重滞后,金融资源向国有企业和政府集中,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非常困难。经济结构的倒三角表现为近几年的国进民退现象,央企、国企很大,而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萎缩。政府结构表现为上强下弱,权力大服务小,人治大,法治小。他认为,应继续渐进的增量改革,做强做好国有股份制银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金三角”的金融结构。经济方面做好国有企业,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政府方面要提高效率,形成高效政府和大服务的组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三重危机的幽灵悄然逼近中国经济
邹平座博士分析道,近几年来,由于中国金融结构的不断恶化,金融效率的持续下降,三重危机的幽灵悄然逼近中国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可能有三种:一是由“紧缩性陷阱”引起的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同时发生的金融危机;二是东南亚式金融危机步步逼近;三是由于近期按揭贷款收紧,利率上升,家庭账户恶化,由房地产价格泡沫破裂引起的金融危机随时发生。他认为,从当前的情况分析,中国已具备东南亚式金融危机的5个基本特征:一是实体经济下沉,货币的价值基础削弱;二是汇率由于利率平价的作用,出现购买力平价倒挂;三是利率畸高,套利盛行,大量热钱流入;四是是信贷向国有企业集中;五是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效率持续下降,房地产泡沫严重。
金融治理路径与改革
他指出,中国必须进行信用再造。对于中国的信用再造而言,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资本市场具有银行所没有的优势和功能,通过资本市场的证券化,可以让使用权和利益全实现融资,发挥资本市场的并购和重组功能,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同时把优秀的生产力较快地导入中小企业,实现盘活存量,打造经济升级版。他认为,近五年来,中国金融并没有做好资本市场,这是故意而为,还是失误不得而知。所以,对于资本市场的问题要高度重视。金融再造就是把过去泡沫化、虚拟化的东西扭转到实体经济中构造新的金融体系,主要依靠金融信息技术和金融网络技术。经济持续增加和低通胀的密码在于理论创新、经济制度创新。在微观方面,需处理好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增加投入,提高金融效率,实现六大红利的增长,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总体价值水平,防止陷入“紧缩性陷阱”,消除货币泡沫和通胀,实现高增长和低通胀的双赢。当前应当较大幅度地下调准备金率,从而降低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马立新:商业银行自贸区管理创新
马立新先生首先解读了三中全会对于自贸区政策,认为有三个方面是强化的:第一是进一步强调自贸区是一个中央层面的战略,是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第二是在中央层面赋予自贸区更多的构建开放经济新体制的使命,同时在服务贸易的产品开放中有更丰富的使命、内涵;第三是自贸区是为全面的改革开放探索经验。
他认为,应站在全国高度、全球视野来看待自贸区的问题。作为金融业,可以拿产品在试验区先行先试,一个新的产品试验成功以后是有价值被推广的,但如果作为新产品的创新试验,如没有银行的管理相应地跟上,它的试验价值是有限的。而进行监管的先行先试,但如果银行管理没有跟上,监管的先行先试也是没有基础的,它在全国推广的价值也是有限的。他认为,在自贸区中银行管理的先行先试是最有价值,它的价值是在产品创新、监管创新之前。
弹性的管理制度
马立新先生阐述道,管理创新将根据自贸区中银行业的风险特征、客户特点及环境特征,来探索更具有弹性的管理,建立更有弹性的管理制度,银行业需要因风险而变、因客户而变、因环境而变。他进一步分析道,第一应“因风险而变”,自贸区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环境,利率、汇率会更加自由化,资本项目可兑换也更加便利,自贸区中系统性的风险,或者银行之间传递的风险可能会更大。非系统性的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交易对手风险等也可能出现。此外,反洗钱的责任、防止虚假贸易、保证贸易合法性等也应非常重视。商业银行需根据自贸区中的风险特征适应风险管理的特点、风险管理的流程、风险管理的价值。谈到“因客户而变”,他指出,银行业的管理流程、管理架构、产品都需随着客户而调整,特别是对跨境产品的研究,以契合客户的需求。从银行的传统产品来看,结算服务、融资服务、资产管理服务、交易服务也应与自贸区客户需求与时俱进。第三,应“因环境而变”,自贸区的试验政策、整体方案不是一成不变。整个自贸区的环境是可变的,银行业需与时俱进,在组织架构、资源配置、金融服务上快速反应。商业银行只有创新管理,建立更富有弹性的自贸区管理模式,才能发展业务、增加竞争力,同时守住风险底线。
朱健:自贸区与资本市场的创新
朱健先生首先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到“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不仅是股票市场的多层次,还有债券、期货、衍生品等市场的多层次。他认为。可将自贸区作为试验地,先试先行多层次资本市场能否通过自贸区的平台得到锻炼,在业务和风险控制能力方面得到提升。他指出,中国金融体系有很大缺陷。金融体系弹性过小,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其中最大问题是资本市场的乏力,其服务方式、范围都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未来发展的关键就是要进一步发展壮大资本市场。他指出,证监会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定义是“新兴加转轨”,新兴是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转轨是计划经济下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可以依托上海自贸区这个平台得到长足进步和巨大发展。
解读证监会发布的五项措施
他详细解读了证监会发布的五条措施。第一条,上海期货交易所在上海筹建国际能源交易公司,具体依托这些平台,全面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交易,以此为机会,扩大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目前该公司已经开业;第二条,自贸区内符合一定条件的单位、个人按照规定双向投资于境内外期货市场,区内金融机构、企业按照规定进入上海地区的期货交易所进行投资、交易,在区内就业的境外个人可按照规定在区内开设非居民区内帐户,开展境内期货投资,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期货投资等;第三条,区内企业的境外母公司,按照规定在境内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根据市场需要探索在区内开展国际金融资产交易;第四条,鼓励建立子公司;第五条,支持区内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面向境内客户的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他认为,这五项措施实质性地支持了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证监会此前推出的五条政策只是第一步,他指出未来证监会工作的重点将着力于全面转型,放松管制、加强监管、减少审批、减政放权等。
论坛进入嘉宾和观众的提问互动环节。在座专家就孙立坚教授提出的金融开放、金融改革、金融监管、金融创新排序问题展开讨论,分别结合自身领域发表了自身的观点。在座嘉宾也就观众们提出的“民营企业贷款的信用系统”、“自贸区的运行机制”、“混业经营”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媒体报道:
【东方卫视】上海自贸区将建成中国大陆离岸保险试验区
http://www.dragontv.cn/news/dongfangxinwen/2013-11-17/74975.html
【东方早报】上海银监局副局长马立新:自贸区银行应建弹性管理制度
http://www.dfdaily.com/html/136/2013/11/18/1087835.shtml
上海航运保险协会拟年内挂牌
http://www.dfdaily.com/html/136/2013/11/18/1087837.shtml
【文汇报】保监会上海监管局局长裴光——下一步将打造“离岸保险试验区”
银监会上海监管局副局长马立新:区内商业银行重点探索弹性管理
借上海自贸区平台 推动国内资本市场扩大双向开放
【每日经济新闻】上海保监局局长裴光:航运保险协会年底前挂牌具备定价能力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3-11-17/788139.html
【第一财经】“三会”畅想自贸区:可开展更多创新
【东广新闻台】复旦大学举行自贸论坛 热盼自贸区金融细则出台
【上海证券报】证监会酝酿市场化改革 自贸区拟建离岸保险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yjdt/20131118/020017348694.shtml
【新华网】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将建联合征信体系(来源:中国经济网)http://news.xinhuanet.com/yzyd/fortune/20131118/c_118176446.htm?prolongation=1
【人民网】上海航运保险协会拟年底挂牌 协会将具备定价能力(来源:中国金融报)
http://sh.people.com.cn/GB/n/2013/1119/c167985-19950509.html
【新浪财经】官员透露证监会正酝酿新一轮改革 让市场起决定作用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y/20131117/224117347404.shtml
【凤凰网】马立新:要在自贸区内建立弹性的银行业管理体制(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http://finance.ifeng.com/a/20131118/11104259_0.shtml
【搜狐网】裴光:上海保监局正在积极开展航运保险建设(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http://roll.sohu.com/20131118/n390312264.shtml
【网易】港股直通车或借自贸区开通 监管释放QDII2信号(来源:东方早报)
http://money.163.com/13/1118/08/9DUSH95S00253B0H.html
【腾讯网】上海自贸区拟建离岸保险市场(来源:阿斯达克财经新闻)
http://finance.qq.com/a/20131118/008182.htm
【大公网】朱健:证监会正酝酿新一轮改革 明年将全面转型
http://finance.takungpao.com/hgjj/2013-11/2044381.html
【财经网】裴光:沪自贸区建设有益推动保险监管市场化改革(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http://t.caijing.com.cn/cjapi/rreply?cjcmsid=113577092
【中国金融网】上海航运保险协会拟挂牌 十几家航运险中心入沪(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