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China)官方网站-BOB SPORTS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 许闲: 探索创新,追求卓越,发出中国保险的复旦之声丨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候选人育人事迹

  发布日期:2024-04-30  浏览次数:

博学笃志、正谊明道,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科研创新的领航者,也是研究生人生发展的指路人。

为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良好氛围,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启动第十一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现已进入候选人风采展示环节。

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内,各院系好导师将轮流登上“小研直播间”,讲述自己的求学之路、科研之路、育人之路,与同学们分享他们的治学理念、学术体会、育人心得。让我们一同走进好导师们的生活与故事,聆听学生们的感想与心声,共同欣赏好导师们的风采!

01 导师简介

许闲,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教授、博导、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复旦大学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全国保险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保险学会理事、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商保研究分会副会长、上海市保险学会副会长等以及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保险研究》等国内外重要期刊的编委。围绕风险管理、金融与保险科技、消费者权益保护、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同保险精算的结合等重要命题,他在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金融研究》等中英文顶尖学术期刊发表五十余篇论文,为国际保险学权威指导书目Handbook of Insurance撰写介绍中国保险保障体系的章节(系本书首次收录有关中国问题介绍的完整章节),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保险领域专用大语言模型“保险智酷”,获得全球保险科技卓越贡献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次)等多项奖励。共指导121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其中已毕业98名,目前在读23名。

02 导师治学理念

严谨求实,切问近思,探索创新,追求卓越,发出中国保险的复旦之声。

03 导师育人理念

尊重个性,激发兴趣,培植情怀,知行合一,为中国保险事业发展作出复旦贡献。

导师事迹

导师育人实践

一、教学:启智润心,扎根现实,落实立德树人

许闲老师紧扣保险人文关怀、扎根中国金融保险实践、注重学科前沿引入,力求培养一大批兼具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以此推动行业快速发展与保险功能充分发挥。近年来,许老师开设《保险学经典文献选读与写作》、《保险学研究》、《保险科技》、《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灾害经济学》、《野蛮人与妖精:社会发展、科技和保险的澎湃进化》等课程,针对保险学科与行业发展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学生形成中国思考、探索中国方案。其中,《灾害经济学》(2011年起)、《保险科技》(2018年起)均由他与时俱进在国内首开。此外,他还结合教学需要开发保险剧本杀(国家版权局登记保护)、经营沙盘等新型教学模式,达到乐教乐学目的。由于出色的教学水平和突出的教学成效,他所授课程获评全国保险专业在线示范课程、上海市一流课程等多项荣誉,他本人也获国际金融学院首届最佳教学奖。

为充分践行“三全育人”理念,许老师将教书育人场域延拓至课堂外,他注重扩展教学渠道:组织业界专家讲座、带领学生企业参访,使学生将理论实践更好结合,所带学生余安琪、薛源、李冰婷等在其指引下深耕业界,形成对行业的深刻洞察,反哺母校,于2021年起联袂开设《保险行业分析实务》课程;在所授《灾害经济学》与《保险科技》基础上,他先后组织复旦大学灾害经济学研究生论坛(连续八届)、保险科技学生论坛等研讨会议,并由面向校内学生拓展至全国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教师以及行业从业者,逐步形成上海论坛保险分论坛、复旦大学普惠保险与创新论坛等品牌活动,以教学点燃学生科研理想——诸多学生经由其课堂内外影响,选择了学术科研道路,就读顶尖名校博士,在各自领域初露锋芒,如普林斯顿大学薛思帆(在复旦就读期间许老师指导其完成“曦源项目”,即将入职北大国发院担任助理教授)、华威大学袁松(在复旦就读期间长期担任许老师研究助理,现为浙大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助理教授)、香港大学莫家伟(在复旦就读期间与许老师合作的灾害经济学方向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现为北大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助理教授)等。

二、科研:严谨学风,深耕学术,助推学科发展

许闲老师坚持学术为根、科研为魂,引领学生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培养问题导向和国际视野相结合的眼界胸襟,形成了一批既讲好中国故事、传扬中国经验,又对标和引领国际发展趋势的优秀科研成果。他带领团队依托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自科面上项目等,聚焦数字浪潮下的保险理论创新、消费者权益保护、灾害风险管理等兼具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命题,将经济金融一般原理、国际化研究旨趣与中国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指导研究生在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会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保险研究》等高水平SSCI、CSSCI期刊发文22篇。作为具有丰富海外经历的学者,他紧跟国际学术热点,为学生创造合作交流机会,邀请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乌尔姆大学、香港大学等知名高校的顶级学者开设讲座、进行合作研究,助力学生形成国际化的研究视角和学术视野。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日报》2016年9月27日12版对复旦国际交流事业进行了以“搭海外讲台 传中国声音”为题的专版报道,报道主人公正是时任复旦—加州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中方主任的许老师——事实上,尽管于2015年至2018年常驻美国工作,他仍定期回国,几乎未缺席与研究生两周一次的Seminar,将国际最新学术动态及时同学生交流讨论。

许老师带领研究生聚焦现实痛点、观照社会需求,赴政府机关、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开展深入调研,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决策依据,以身作则引导研究生以行践知。作为“沪惠保”首席学术专家,他带领团队与各方携手,助推具有上海特色的方案形成,为739万上海市民解决深层次保险保障需求,创城市定制型补充商业医疗保险首年参保人数之最。他也鼓励学生自发通过扎实调研与科学方法提出针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对策、厚植实践情怀,指导完成多项研究生团工委组织的重点、常规实践项目,收效良好。

作为学科带头人,许老师在自身研究之外承担起推动学科建设争创一流、攀登高峰的使命,大力发展保险学科的传承性、国际化和专业性,并在引领学科成长的进程中引导一批批的保险才俊体悟保险魅力,自觉将自身发展同国家、学科、行业需要紧密结合。与学生一道挖掘复旦保险历史,寻根溯源,打造百年复旦保险品牌,传承保险文化。发挥国际合作先行优势,推动复旦成为英国精算师协会考试豁免认证高校、复旦保险成为国际保险学会设立的全球卓越保险学科(Global Centers of Insurance Excellence, GCIE),牵头建立“保险科技国际合作联盟”,与全球多所高校共建博士联培项目,迈出保险培养国际认可重要步伐。他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走出去的同时修炼学科内功,引领保险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参与筹建复旦大学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开启保险跨学科产学研联动新篇章,赓续复旦保险百年辉煌、践行新时代使命与担当。

三、课外:师生情深,传承卓越,共铸辉煌导学团队

许闲老师建立的共生共学、互信互爱的师生关系使得师门具有紧密的情感联结,诸多学生在毕业后仍是他科研的重要合作者,而学生结婚、生子,抑或是在工作上取得成绩,都第一时间告知老师,同其分享喜悦;从首届研究生开始的“闲哥”称呼流传至今仍为团队成员津津乐道,以老师头像创作的“不愿再闲”表情包在调侃之余也时刻提醒历届学生保持充实高效的学习工作状态。团队现已硕果累累,培养研究生毕业98人、在读23人,多名学生毕业后在一流高校任教、获选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成为保险公司核心岗位负责人、政府部门选调生等;1人获评“复旦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数十人获评研究生国奖、上海市优毕、校优毕等各项荣誉。老师的“人师”风范塑造了团队氛围,形成包容融洽、独具特色的师门文化,团队也因此获评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提名奖)。

学生眼中的导师

许闲老师和我师生相识相处已近七年。第一次面见许闲老师是在2017年秋天的本部智库楼,正值研究生和导师互选之际。作为典型的“小镇做题家”,那时的我对老师怀有浓重却又莫名的敬畏之心。但在交谈中,令我倍感惊讶和温馨的是许老师时时刻刻保持的平等、尊重和坦诚,没有丝毫传统中师生之间的等级或秩序距离感。这场我预想中的“面试”却宛如朋友间对话,以至于令我只觉须臾而过、意犹未尽,也一丝明悟为什么许老师一直是系里最受学生欢迎的年轻老师之一。

之后有幸成为了许老师指导的研究生。在就读硕士期间,许老师不仅是我学术上的引路人,更是为人处世的导师。犹记得学期伊始,许老师组织我们几个硕士新生开展双周保险读书会阅读文献,并且为了锻炼科研写作能力,严格要求我们定期撰写保险市场解读文章,投稿给《上海保险》、《中国保险》等初级刊物。虽然笔力稚嫩的我们写出的文章常常难以卒读,但许老师工作之余对每版稿件仍然逐字逐句进行修改和提出建议。那时的我们每易其稿常常不胜其烦,但如今回想起来,若非彼时之苦,怕也不会有后来毕业论文写作的那般顺利。

就读博士期间,许老师与我在论文和科研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由于海外求学的时差原因,许老师和远在欧洲的我开会时间大多是在中国时间下午五点下班以后,尽管如此,每当我预约会议,许老师从未觉不方便。四年漫长时光又弹指即逝,承载着许老师对我拒稿时的鼓励、瓶颈处的支持、发表后的庆贺。博士答辩后,许老师细心地将最后答辩主席总结陈词的录音发给了我,第一时间通话祝贺和分享喜悦。在挂断通话的那一刻,我万分欣喜,回望四年相处却又一丝怅然若失,像羽翼才丰的雏鸟即将出巢独淋风雨前对那四年温暖呵护的留恋。犹记得,博士毕业典礼后许老师以博导的身份对我最后一句谆谆教诲:“要记住,博士毕业并不意味着你已成为真正成熟的政策研究者。”其言黄钟大吕,令我戒骄戒躁、脚踏实地。

行文至此,师生感激之情不以言表。我有幸成为许老师的学生,更有幸伴随这份师生情在我未来的学术道路上行稳致远。

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保险硕士、联培博士 徐炜(即将入职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担任助理教授)

从本科期间我就一直跟随许老师从事研究,与许老师相识越久,越能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越能感受到团队所做工作的价值,也越发不后悔当时决定从事科研的选择。许老师就像一座指引我前行的灯塔,让我在茫茫学海中找到了方向,他的严谨治学、勤奋工作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对科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他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学会了如何保持对学术的热情与敬畏之心。

许老师对待我们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既慈爱又严格。他深知科研之路的艰辛与不易,因此总是尽可能地给予我们关心与支持。当我刚进入博士阶段,面对科研的种种挑战时,内心的困惑与迷茫让我倍感压力。然而,许老师总能敏锐地发现我的困惑,他会特意腾出时间与我长谈,用他的亲身经历指导我如何由学生逐渐蜕变为独立的研究者。他的话语总是那么温暖而有力,让我在困境中找到了前进的动力。

在科研的道路上,许老师总是鼓励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折磨中的快乐”,他也总是愿意创造各类机会,帮助我们更好的成长。他每学期至少会邀请一位海外教授来访复旦开设workshop。上一学期,许老师英国诺丁汉大学的Arman教授来访,并希望我协助他安排和接待教授行程。起初,我因经验不足内心颇为胆怯,面对如此重要的场合,深感不自信。许老师告诉我,一回生,二回熟,要相信自己可以逐渐适应并胜任这项任务。他耐心地为我梳理接待流程,提醒需要注意的细节,并鼓励我大胆与教授交流。在许老师的指导下,我逐渐克服了紧张情绪,顺利地完成了接机、随行、餐叙、送机、以及向教授报告研究计划等各项事务。更重要的是,许老师提供的这一机会也让我在待人的礼仪、处事的能力等方面获得长足提升,也能够更有勇气地在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展现和表达自我。本学期,许老师再次将外国教授来访的学术接待任务交予我,果然驾轻就熟不少。

特别是在2022年的疫情期间,许老师的关心与支持让我们倍感温暖。他时刻关注着我们的生活状况,不仅为我们寄送生活必需品,还邀请遇到困难的同学住进自己的家中。在他的关心下,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回首过去的岁月,我深深感激许老师给予的指导。他的智慧与善良、严谨与勤奋、慈爱与严格,都激励我继续前行,不断追求学术的进步与成长。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博士研究生 王昕彤

“研究生心目中好导师”评选活动旨在通过树立表彰我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先进典型,集中展现我校研究生导师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的职业精神,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氛围,以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鼓舞广大学子,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