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China)官方网站-BOB SPORTS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张军教授谈研究生培养:培养新时代高层次创新人才需要导师不断转型

  发布日期:2022-11-11  浏览次数:



《上海研究生教育》2022年第2期刊发了张军教授的文章《培养新时代高层次创新人才需要导师不断转型——谈谈研究生培养》,张军教授在该文中分享了自己从教30多年来培养学生的经验和感悟。在此,我们转载全文,以飨读者。


从1988年算起,我在复旦大学从事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已经30多年了,培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有两百余人。每看到学生们发表文章,事业进步,家庭幸福,我都非常高兴。学生们的成果、成绩和成功,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在研究生培养上,我坚持因材施教,也不断调整导师的角色定位,探索导师职责的转型与完善。言传身教,春风化雨,我教书育人的思想来自我的导师、中国西方经济学的先驱之一宋承先教授的教诲。德才兼备,重视创新,我培养学生的目标来自我对中国经济学术和研究工作的理解与思考。角色转换,主动探索,我对研究生导师职责定位的认识来自我对工作、生活和科研实践的总结与提炼。

尊重学生的想法

根据我30多年的导师经验,研究生对高校和导师的需求不断变化,这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深刻转型密切相关。从根本上讲,学生求学的目的是学习生存本领,使自己在社会上立足,因此就业始终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毕业生的工作还是由政府统包统分。1993年开始,国家鼓励毕业生自主择业。到1996年,多数省份取消统包统分,毕业生要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谋求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许多人也选择出国求学就业。2000年后的十多年里,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大学毕业生经历了一段幸福时光。城市的工作岗位增量大,创业机会多,收入增长快,生活成本较低,这让他们能够比较容易地在城市中生存下来,并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更有前景的事业。在这段时间,多数研究生希望早毕业,快入职,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不过,这也导致立志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生变少了,也许是因为那时从事学术工作的收入低于业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多年,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增速从高峰期的两位数,下降到2019年的6.1%。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加剧了毕业生对高收入和高福利的工作岗位的竞争,而实际上“僧多粥少”的局面导致原来的好工作也变得不那么吸引人了。福利和待遇在下降,而城市的生活成本在上升,毕业生的生活压力日益增大。“打工人”、“996”和“内卷”,这类新词似乎成了当代年轻人生活的写照。这让许多在校学生开始深思求学拜师的目的、事业发展的路径,甚至人生的终极意义。

2020年,新冠肺炎大流行冲击了全球经济。中国经济虽然经受住了考验,但增长速度下降是所有人必须面对的现实。2020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中国经济2020年的增长率为1.9%。虽然明后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会恢复到新冠前的水平,但是,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仍然要应对大流行引发的各种困难,中国维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需要满足更苛刻的条件,克服更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中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各行各业的用人标准在提高,岗位稳定性在下降,零工就业会增加,员工变得更容易流动,收入增长也面临更多风险。当代的研究生,无论是在校的,即将毕业的,还是刚入职的,都要重新思考自己在家庭生活、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大局中的定位。“读书面对圣贤当知所学何事,立志胸存社稷但求无愧于心”,这已经不是高要求,而是复旦学生必须达到的毕业标准。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导师应当尊重学生,理解他们求学的目的。一个合格的导师,不但应指导学生完成学业,还应尽力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涯发展机会。实现这样的目标,不但需要导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还需要导师发现他们闪光点,引导他们成长,更需要导师将学生培养与国家需要密切结合起来。

对学生高要求

我从未明确提出什么才是好学生的标准。国家、学校和家庭对学生都有一个基本要求,我相信复旦学生都能符合这些要求。另外,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禀赋与才能,充分施展个性化的才能需要不同的条件。更何况,研究生入学时也至少是20多岁的人了,他们对自己的条件和追求会有一个清晰认识。因此作为导师,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并乐于观察他们努力实现自己想法的样子。

但是,我对学生并不是没有要求。在国家和社会看来,研究生已经属于高层次人才,这要求研究生至少具备管理、创新和引领的能力和品质。但是,如果只是空谈口号,我们永远不会培养出这样的高层次人才。导师是榜样,是案例,更是百科全书。我们要相信学生的眼力,他们会观察导师的言行,会吸收导师的思想,会以导师这本书指导自己的发展。因此,我对学生的要求就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在工作、科研和生活中,我个人努力做到最好,我相信这就是我对学生的要求,我的学生也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

不过,毕竟需要对研究生培养目标有一个概括,才能让更多人理解我的教学之道。我的要求很简洁,就是创新。但是,这个要求并不容易达到。许多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写论文,就具备创新能力了。有一次,一位学生在组会上报告自己的研究进展,我提了一些建议。他说:“您的建议很好,但是那个领域我不熟悉,并不希望花太多的时间来研究。”当时我感到这个学生很有趣,我告诉他:“正因为不熟悉,我们才去研究,如果只做熟悉的内容,也就不是研究了。”论文是对研究过程的总结和汇报,绝不是衡量创新能力的唯一标准。换句话讲,论文的贡献和价值是不同的,至少要帮助读者获得新知识,这样的论文才具有创新性。

完成论文是研究生的毕业标准,但不是研究生素质的全部内容。研究生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并要在学与干中为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更好的条件。为此,我鼓励学生们走出书斋,参加学术会议,参与课题项目管理,参与撰写大型政策报告,并推荐他们申请各类学术奖项、奖学金和出国交流的机会。学生们的研究成果不应该仅仅用来满足毕业要求,而应成为他们提升思想,服务社会,获得人生新价值的资本。

更为重要的是,导师应帮助研究生树立信心,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很多人说,兴趣是激励创新的最大动力,对此我并不完全赞同。兴趣可以开启一个研究项目,但不足以支撑学生走完研究过程。实际上,创新是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失败是必然的,是时时刻刻的,甚至是出人意料的。在初入茅庐的学生看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的投入越来越大,而收获似乎越来越少。这符合一个经济学概念,即“边际收益递减”,但对学生而言这是不可承受之重。一些学生甚至会因此积累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心理问题。

如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根本上讲,信心来源于学生做成事情后形成的自我价值认同。这就需要导师引导学生去做事情,并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反馈和评价。另外,导师应鼓励学生参与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竞争。无论学生取得怎样的成绩,这样的经历会帮助他们加深对自己的了解,这有助于树立他们的信心。我有一个博士生,他在其他学校获得硕士学位。在硕士阶段,他多次发表中英文文章,学术上已经小有成绩。当他刚刚联系我做导师时,我推荐他参加张五常教授组织的一场学术会议。之后,他告诉我:“张五常教授的思想,以及与会学者报告的前沿研究,让我大开眼界,更让我从自己的小世界中走了出来,坚定了探索新领域的信心。”因此,我感到,当今的研究生迫切需要更广阔的舞台来施展才华,但也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来树立信心。作为导师,我们应帮助学生找到新的信心来源和重塑信心的机会。

导师的角色转换

学知识、长本领,开视野,谋发展,这是当今研究生求学的主要目的。有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还可能需要一些幸运和时代因素。对多元化的学生求学目的,导师应主动调整自己的角色,使自己适应新时代研究生培养的需求。对此,我提出导师应当具备的三种角色。

第一,做学生的服务供应商。当学生在学术研究等方面遇到问题时,我们应尽力为学生提供服务与协助,自己或通过自己的学术同行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做学生可以信任的导师,可以沟通的导师。

第二,做学生的研究合作者。合作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导师要全方位地从方法论、理论和数据等各方面参与进去,把师生合作的成果真正变成可以共享的成果,与学生共同进步。

第三,与学生共同经营学术共同体,让学生们处在彼此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的环境当中。比如,可以通过导师定期组织开展讨论班的形式,师生一起分享近期做的研究工作;也可以鼓励学生自行组织志同道合的、小范围的讨论会,这样时间上更自由,形式上也更多样。

我始终认为,学术研究是一个值得享受的过程。导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不是孤立的一个人,而属于一个共同体,然后让学生慢慢进入享受学术研究的状态。导师应当逐步把学生的兴趣集中到学术研究上,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感兴趣的题目并和导师探讨,提出需要导师帮他们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同时,导师可以和学生多交流业界、学界的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给学生多补充一些这方面的信息,引导学生更多也更及时关注学术界的人与事。

做新时代的好导师

2020年7月,习近平就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我想,这需要导师不仅仅做好本职教学科研工作,更需要在理解学生求学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内核,主动调整角色定位,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好导师。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才能更投入地去奋斗拼搏,才能更有热情地去生活,才能更执着地去探索。

返回顶部